電商運營工作中要經歷的十件事
發布時間:2022-03-04 16:57 瀏覽次數:次
1、低估產品的枯燥
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,入職一家電商運營企業,意味著這是一個你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產品,對于運營來說這種痛苦更甚,運營需要了解產品的細節和全流程,所以你需要花1個月去了解產品的具體功能,還需要1個月去深入了解所謂的解決方案,最后還要1個月才能問心無愧地編出來各種給客戶的價值,在這期間你會看到解決方案原來都是忽悠,你會最大程度感受到這真是一個枯燥的產品。
2、可能要面對你完全陌生的群
如果對于產品不是因為興趣,那工作就需要咬咬牙了。好的運營是要與目標人群打交道的,做電商產品的運營,你將會面對你完全陌生的群體,他們在生活中可能是你的朋友,但是在職場中卻變了一個人,有獨特的標簽,有聚集的互聯網區域,有關注的獨特話題,而這些都是運營人之前都不了解的,而這些對工作卻十分重要,你需要花時間,去聊天慢慢啃下來。
3、C端的東西完全不適用
國內很是缺乏專注電商運營的人才,畢竟電商服務也才幾年的時間,企業招聘也是難題,所以招聘了很多從C端產品過來的大神,帶著C端運營的思路開始工作,可是一段時間后會發現完全不適用。往往卻是被銷售認為偏離了產品,客戶不買單,而在市場運營內部也是數據慘淡,喪失了個人價值。
4、活動效果以十位數計算
每一個電商運營應該都有這樣的難言之隱,活動結束后做復盤,發現用戶數據都是兩位數。先是驚訝,后是尷尬,再是想如何交差。
其實這并不能代表個人能力不行,因為電商運營做活動往往會因為不要“空軍作戰”,而把產品相關內容植入,要突出效果,所以運營路徑往往最后落地在留資;要照顧品牌高大上的形象,所以視覺上也不像個有意思的活動;要考核ROI,不能帶來營收就少花錢,所以也不能設置一個足夠有份量的獎品,結果送的都是品牌吉祥物,綜上,數據差在預料之中,甚至會差到難以置信。
5、假裝專家寫文章
我們時常針對目標行業去寫一些行業洞察的文章,在各大目標客戶的社群中去和行業專家交流趨勢,其實那些內容都是昨晚在各種公眾號里面看到的碎片信息,我們是真的不懂。
6、美國的經驗真厲害
就像看美劇一樣躲不過《權力的游戲》,真正開始深入電商運營的人一定會入了美國這個坑,各種書籍去學習salesforce的成功之道,如何打擊競品,如何從巨頭包圍中殺出,如何做客戶成功,總之,美國經驗真的很厲害,而且是幾年前的。
7、美國經驗實操起來太難
對于toB運營來說,很難獲得系統性的指導,美國的成功經驗像是轉正的救命稻草,所以我們也要做一樣事情,做精準的郵件營銷,做線索分級,可是忽視的是中國人群的復雜程度,中國企業決策鏈的長度,產品和銷售往往失敗在一個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人情關系的點上。所以,美國的經驗實操太難。
8、各種營銷工具PPT驅動,用起來沒啥用
當工作遇到難題時,我們會想能不能用一些工具來解決,各種滿足需求的智能工具出現了,自動化精準營銷成為了熱詞,選型中會發現產品都很好,懂運營和市場,但是一旦使用了,才發現模板化的產品與業務場景完全不搭,PPT驅動而已。
9、體會到沒事做卻很心累的感覺
因為缺少成功的案例,所以即使你做的一般,也不會被老板譴責太狠,甚至時間長了,你還可以偷懶,可是偷懶不是輕松的,心累的感覺會一直伴隨,因為沒有方向。
10、電商沒做好,C端的感覺丟了
其實,到這個時候toB運營能堅持下來的已經不多了,很多人會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這樣的行業,經過規劃后還是決定換一個C端的工作,可是如果你在toB行業待久了,你會發現C端的感覺丟了,那種天馬行空的創意,那種對效果的期待,那種與用戶的關系統統丟了。
本文來源于網絡,若有侵權請聯系3449817223#qq.com,將在第一時間刪除。